姚志豪牧師
中華基督教會葵涌全完堂堂主任牧師
「在第七天,上帝因完成了他創造的工作就歇了工。」創2:2
「於是,主上帝使那人沉睡。」創2:21
「人出去做工,勞碌直到晚上。」詩104:23
詩篇提到工作做到晚上才休息,創世記卻在人未做到一仆一碌之時已經規定人必須休息。創世記有兩個創造的故事,分別:1:1-2:4上及2:4下-25,一章開始的創造(工作)後上主休息;二章開始的故事,就是上主吩咐那男人為動物改名後就沉睡,之後就從他身上取助骨造女人。無論如何,工作後的休息,不論上主及人也是應當的。
疫情持續至今六個月,相繼出現凍薪、減薪、放無薪假,甚而裁員,接踵而來就是結業潮。過去因工作以致缺乏休息叫人疲於奔命,但因著這樣而被迫長休,也不是味意,弟兄姊妹也不例外。中年如是、青年如是,當有胃口奔馳、也有為未來籌算,休息本是應當卻變成了負擔。這邊廂聽到他們的苦澀、對未知的徬徨,那邊廂收到兄姊公司請人,立時轉寄。我嘗過沒有工作的日子,隨了經濟上的需要外,不論你是長時間於行頭成了專業,或是短時間工作中所表現出的謀生技能,工作等同自我價值,因此遇上甚麼閃失,彷彿成了整個人的成敗。[1]有時過於熱愛工作,只是一種自我實現(self-actualization),那份滿足感,使人有種失去界限(loss of boundary),[2]工作多少也反映了一點存在感及價值是真實的。
持續的停市,教會亦被捲入凍薪、減薪的漩渦中,特別當教會「淪落」到只剩下直播崇拜之時,同工之間也有所聽聞,同樣因市場所提供的價值而不能運作需被考慮凍薪/減薪。當只有一方執意決定,這種商業導向式的思維去判斷/對待同工,在在視同工為一雇工的寫照,豈可有商有量,可有共渡時艱的心態來真誠分享/分擔嗎?究竟牧職是否就等同一份具生產力的工?停市就是停工就是停了牧職?牧職豈只一份工呢!即使是普通的一份工,可有掙脫只為餬口的枷鎖嗎?
所謂「工作」理當可有更多的思考!
不用工作的日子,我收到兄姊對教會的關懷,他們問教會有甚麼需要,這段時間我們可回來幫忙。聽到這消息,感動了,一方面是感到對教會的關心,另一方面,「工作」可稍微擺脫與經濟的掛鉤。勞工主日,基督徒學會同工鄧穎暉弟兄於講道時提到一個觀念,北歐的國家有討論是否可以不工作而又有糧出?甚麼意思?「當人生活得到保障,唔受薪去工作,人可以有更多野做,可以做到一D從來無人做而又好有意義的工作。」他更刺激我們思考,「當工作重臨之前,藉以停一停,將再開展之時,是一些新的事而不是舊的事?」工作是可以賦予我們肯定,但不要被工作定型。
教宗方濟於四月十三日的講話最後作了這樣總結:「或許,此刻(疫情下)是個考慮全民基本收入的時機,以承認你們高尚又不可取代的任務並賦予尊嚴;好能確保並創造一個富有人情味又符合基督信仰的現實:每個勞工的權益都獲得保障。」[3]
去吧,高高興興地去吃飯,快快樂樂地去喝酒,因為上帝已經悅納你的工作(作為:原文解作人的行為)。傳9:7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