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

在工作中尋回安身立命之所

已更新:2021年1月17日

湯泳詩博士 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總幹事


踏入2021年,一元復始、萬象更新,但我們卻沒有一如既往,感到悠然自得、躊躇滿志。2020年12 月29日香港民意研究所更公布調查結果,顯示香港人的快樂程度斷崖式下降,香港人不快樂程度為59%,創28年新低。香港人不快樂,除了因為長期抗疫疲勞與壓抑社會氛圍外,沉重工作壓力亦為不可忽略之重要因素。香港人以辛勤工作遐邇聞名,即時在颱風吹襲下滿目瘡痍,一眾打工仔女仍要拼命「返工」。然而,在日捱夜捱背後卻為很多人帶來不快樂、失眠、壓力、焦慮和抑鬱等欠佳的精神質素狀態。香港人為工作賣命,卻換來身心失調,不單影響身心健康及人際關係,嚴重者甚至釀成傷亡悲劇。


約翰福音十章十節記載「我來了,是要叫人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」,教父愛任紐(Irenaeus of Lyons)亦曾說「當人圓滿活著,就是上主的榮耀」(The glory of God is the human person fully alive)。誠如艾倫.狄波頓(Alain de Botton)在《工作!工作!:影響我們生命的重要風景》(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)指出,工作可摧殘我們的身心健康,亦可為我們帶來無比滿足;工作可令人苦不堪言,亦可讓人深感振奮;工作中有各種焦慮與艱險,亦可載有喜悅與希望。工作就如愛一般,為我們帶來生命意義與美好人生。在嶄新年度啟程之時,縱然舉步維艱,也讓我們定靜片刻,重新想像我們如何在工作中圓滿活著,並且得到更豐盛的生命。


這讓我想起一個讓日本人恆常感到幸福(well-being)的人生觀「Ikigai」(生き甲斐),意謂「每天早晨起床的理由」(The reason for living),或譯作「生命的意義」

及「生存的價值」。「Ikigai」是指若你的工作是你擅長的事、你喜歡做的事、世界需要你幫忙的事,以及別人會付錢請你做的事的話,你便能在清晨醒來工作時驚鴻一瞥「Ikigai」生命的意義與生存的價值。 同樣,米哈里.奇克森特米海伊(Mihaly Csikszentmihalyi)亦在《心流》(Flow: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)一書指出,多數人一天工作過後即筋疲力盡,但有種人卻是在工作中擁有源源不絕的心靈能量。他通過研究後提出「心流」(Flow)理論,並指出若你熱愛你的工作、對你的工作有主控能力、工作富有可應付的挑戰性、工作有階段性的回饋和獎勵,以及工作有明確的目標與步驟時,你或會在工作時進入「心流」狀態,極度專注完全沈浸其中,甚至忘記時間與飢餓,高效率與高創造力地完成工作。工作過後或會感到口渴與饑餓,但精神依舊美好,且心情輕鬆愉快,不單提升生活品質,也讓自己常常感到幸福(well-being),工作成為心靈能量之泉源。


在工作中經歷「心流」、尋回「Ikigai」、圓滿活著、得豐盛生命、讓上主得榮耀,正是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(工委會)在當下香港的使命願景。然而,回觀在經濟蕭條下香港人工作越發艱難,除了各行各業的失業危機與不穩定工作模式、缺乏休息時間與空間外,就如汐街可奈創作的漫畫《雖然痛苦到想死,卻無法辭職的理由》所刻劃般,在緊繃的生活下為了保飯碗,不少人只能勉強自己委曲求全,被迫接受勞役與不合理待遇,甚至埋沒良知及失去主體核心價值。工作中的精神健康危機在疫情中更趨浮現,因此倡議精神健康為勞工保障的基本權益,即成為工委會刻不容緩的核心議程。工委會致力進行調查研究提供資源,推動建立人性化與活出尊嚴的健康工作環境,並為精神困擾的僱員提供專業心靈支援外,工委會更倡議當局修訂法例,將精神損害納入《僱員補償條例》中的職業病類別,讓勞工的身心健康都能夠得到應得的保障,並就工作引致的精神損害提出職業病申訴,保護勞動權益。


新年伊始,祝願各位打工仔女不單能夠在工作中「安身」,生活有着落,尋得穩妥容身之處;更能在工作中「立命」,有所寄託,精神安定,在工作中經歷「心流」,尋回「Ikigai」,圓滿活著,得豐盛生命,讓上主得榮耀。



85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